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

注册

使用您的社交媒体账户登录

第二自然

  • 分享设计精品
  • 关注设计师品牌与创业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明朝叛逆boy李渔:你以为他写黄书,卖笑演出,其实他是生活美学大师

0 3870 发表于:2018-10-22

标签: 李渔  

OK,谈到李渔,我知道大家要说这部声名远扬的大作:《肉蒲团》。但是今天咱聊李渔不聊这个,实际上呢,李渔也不是只写了一部《肉蒲团》。

他本人的简历甩出来还是有点厉害的:

 

 微信图片_20180814105506.jpg

 

明清文人,超级杂家。他写戏曲,且亲自导演,组成家庭戏班各地演出;

他还是古代史第一个职业作家,靠写作挣钱那种,小说诗词歌赋无数,著作等身。

同时他兼任出版商,开设书铺,编刻图书,“芥子园”就是他开的;

 

再同时呢,他一生浸泡在市井生活中,对于“如何生活”十分有研究,他亲自造园,设计家具,是一位“生活美学大师”。本文就着重谈谈李渔的“生活美学”。

 

 微信图片_20180813210913.jpg


先聊聊我们总谈起得“生活美学”是什么,这一概念由西方传入,20世纪后半页,经济发展迅速,消费主义思潮盛行。于是大众不再满足于商品只拥有使用价值,而更期待其附加的美感,以及自身因拥有商品所建立的个人形象。

 

有时候可以问问自己,当我购买一件商品时,我到底是单纯因为美被吸引,还是潜意识里希望它可以标榜我的品位?而“品位”背后的心理因素更复杂,包含了阶级、消费能力、功利,与欲望。

 

微信图片_20180813210920.jpg


艺术与美成为被消费的对象,它很难保有纯洁性。就算大众以为自己在追求美,殊不知这个美已经悄悄被划定了选择范围:北欧性冷淡,日系小清新,谈英伦即复古,谈中国便是古风。人类创造出如此多物质文明,这些物质文明被商家引入市场,在营销与推广中洗脑大众,你看他谈情怀,实际是卖商品。我们对美的感知越来越弱,个人的存在被抹去。

 

我们只是想要不被操控的自由审美。

 

微信图片_20180813211225.jpg


这就是为什么谈论李渔,李渔所在的时期与当下有异曲同工之妙。时值明清鼎革之际,晚明商业发展迅速,社会经济富裕,市民文化繁荣。同时社会动荡剧烈,各阶层进行着新一轮洗牌。在此情境下,暴发户附庸风雅,旧文人标榜品位,平民喜俗,皇室要富贵,不同的审美潮流一轮一轮袭来,割韭菜一般戏弄着众人,偏偏还被追逐热捧。


微信图片_20180813210924.jpg

 

这些李渔都看到了,60岁时,他出版了一本凝聚他一生审美精华的书:《闲情偶寄》。林语堂曾评价说:“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性生活的节制、疾病的防治……”

 

微信图片_20180813211234.jpg


在这本书里,李渔提出了一套新的审美视角,即不通过将高雅或低俗作为评判标准,看中每个人的“性情”,通过审美体验的方式,来提升和美化我们普通的日常生活。

 

不喜雷同,好为娇异

 

微信图片_20180813210900.jpg

李渔十分注重创新,他主张通过一定的改变,打破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惯性,由新鲜感带来审美吸引力。他认为富人阶层造园大肆仿古,立户开创,安廊置阁,都为了效仿名园,看似奠定了品位,实际是照葫芦画瓢,没有丝毫新意。同时也反对像普通市民那样一味跟风,追求奢靡,过于重视时尚潮流,盲目求新。


 微信截图_20180814105734.png

 

李渔的新,不是为新而新,而是在生活日常中运用自己的巧思,使之富有生活情趣。李渔设计居室内的便面窗,要在窗外上置板,不时更换板上之物,以求眼前新鲜感。同时还经常更换室内陈设,以改变心境,活泼心情。他将家中的香炉等古玩改换位子,希望造成它们的悲欢离合之感,实在是性情中人了。李渔希望通过制造变化,使得人们中习以为常的审美中解脱出来,因“新”而重新去审视对象,以便不断地去感知生活周遭的事物。

 微信截图_20180814094242.png

 经济适用

 

李渔整部闲情偶寄,教人追求生活的快乐,但同时也清楚的表达,生活中的美与乐并不完全依赖于物质,不应因物质基础的的欠缺而放弃自我审美。


 微信图片_20180813210909.jpg


譬如装饰地板时,李渔主张铺地砖,原因在于砖可以挪移,便于日后迁改。还设计了桌面下方的活板,以避免冬日围炉时火气上炎而使得桌面台心碎裂。李渔惜物,所以在设计时用尽巧思,以使物品使用更长久,而不造成浪费。


 

同时,将物品设计的更加生活化,首当其冲的是李渔设计的暖椅:将太师椅改良,前后置门,下设抽屉。即可收纳文具,又可嵌砚暖身,置上香还能做熏笼使用。一物多用,再人性化的设计也不过如此。

 

 

 

李渔主张就地取材,将身边物品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夏日雨水淹死的梅树,柴火都做不成,他却拿来制成梅窗;木工的边角料,他捡来涂上油漆,制成花瓶中固定花枝的花撒。你说他是经济适用,然讲求实用之人又怎么还会考虑到固定花枝呢,李渔的经济适用,是留意到生活,体味到生活趣味的经济适用。


崇尚自然

 


 李渔在书中提出了“贵自然”的观点,以自然为美,顺从自然的本性。造园时要借景营造,利用自然之景来装饰园林和窗口的风景。庭院设计要因地制宜,尊重地块的自然面貌,善加利用,高者造屋,卑者建楼,地处叠山,高出浚池。这些都是热爱事物原本的模样,顺其自然而为之。

 

李渔的众多设计中,“暖椅”最显露他的巧思,然而他偏偏将“梅窗”引为“生平制作之佳”。究其原因,应当是制作梅窗时,人为的干预最小吧。

 


 

他重视审美,但认为最美是天成,力求设计时减少人工痕迹,而显现出天然之妙趣。在居室内器物的陈设上,他忌排偶,认为不成对的器物不要刻意相配,要尊重、顺应其本身的特性,让其自然而然。以此可见李渔在造物中对“自然”这一审美的推崇。


 

 

李渔希望大众能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美,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品格和生活品质。不得不说,不追逐潮流而尽可能感知身边的事物,李渔实在是很会“生活”。


而今天,我们这些生活在消费社会背景下,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当代人,不提效仿与借鉴李渔,只需要好好体味身边事物,怀着真切的性情生活,便已足够。

 微信图片_20180813210916.jpg

来这里关注我们

评论登录

关注我们

  • 分享设计 关注设计师品牌与创业

正在预览中

刚被收藏的设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