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公元500年,在佛教传入日本的同时,猫文化也伴随而生,日本人对于猫的这种特殊的感情,可以说是日本独树一帜的猫文化。
在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里关于猫的描述也非常之多,像《草枕子》、《源氏物语》等里面都有关于猫的故事。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的小说《我是猫》,更是把猫人格化,借猫之口发泄对社会的嘲笑和不满。而深受全世界人喜爱的日本动漫里也有很多是讲述猫的故事,例如风靡全球的机器猫,被日本的外务省任命为“形象大使”作为日本“软实力”的一部分,还有宫崎骏的动漫《猫的报恩》等更是日本的畅销书,甚至受到全球漫迷的爱戴。
在日本,猫是高贵的,有神性的,猫得到人类各种细致的呵护和照顾。从一只猫出生开始就受到它主人的呵护,各种爱猫产品、爱猫服务数不胜数,甚至还要为它们上“猫身保险(类似人类的医疗保险)”,有的殡葬公司甚至还推出为猫办葬礼的业务。在日本,每年的2月22日,被称为“猫日”,因为猫的叫声与数字“2”的日语发音很像。
在日本人看来猫是很有灵性的动物,他们认为猫可以招来财富和爱情,其中最有名的也最受国人爱戴的要数招财猫了,几乎大大小小的商店都会供奉一只。而且在日语里面,有一句话叫做“神佛各奉”,说的是神社和寺院各自尊奉自己信仰的神灵。豪德寺俗称“猫寺”,寺内遍地是参拜者供奉的招财猫,里面到底有多少只猫,居然无法准确统计,它的数量堪比中国卢沟桥上的狮子的数量。
据说,猫是日本到中国的遣唐使带回日本的的。猫首先出现在日本宫廷里,成为贵族的宠物,到了江户时代,才进入“寻常百姓家”。也正因为这种“贵族性”,日本人对猫的宠爱也就更多一些。
19世纪日本人的猫文化
下一篇
破碎的镜子与黄昏天空
您可能有兴趣

原来,奥运冠军还有“上墙”的本领
里约奥运已经开始一个礼拜,这届奥运会中涌现了很多的“网红”,中国运动员们越来越能展现真实的自己,在赛场上认真努力,在赛场外毫无保留自己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能真实地一起感同身受。但奥运会除了体育精神,爱国精神,还有一种无国界的东西在这届奥运会也不能落下,那就是艺术。

暖心卡通肖像
当一些艺术家挖掘人内心阴暗的一面时,另外一些画家则选择了用积极向上的态度表达。插画家Geoffrey Guillin属于后者。他的作品无论是肖像还是动物主题绘画都会让你会心一笑。1975年出生于巴黎,从小喜欢画画,受20世纪早期优雅装饰性插画的影响颇深。他用彩色铅笔创作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肖像,标志性的特征是长发以及精致的铅笔晕染创作出了流动的胡须与发型。令人印象深刻反重力八字胡,更像是从19世纪20年代走来的感觉。这些作品的质感与色彩阴影细节的处理显示了作者的耐心与娴熟的技艺。

Sean Sullivan的巨幅手绘墙壁画
在沉浸于巨幅手绘墙壁画的七个月时间里,艺术家Sean Sullivan“认输了”,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已经超出了分配给他的四个月创作时间!由此产生的墙壁画是“Grand Pale Maw”,这个巨幅的壁画呈现在洛杉矶LACE整个后走廊。
评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