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

注册

使用您的社交媒体账户登录

第二自然

  • 分享设计精品
  • 关注设计师品牌与创业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她出生陶艺世家,修身制壶过生活

0 9550 发表于:2016-08-26

标签: 陶瓷   邓亚亚   紫砂泥   紫砂壶   茶文化  

一把壶都是有心情的,制壶人的思想、气度、修为必然传递到紫砂壶上。壶品是人品的自然反映。

                                                                                                                  ——邓亚亚     

DSC_0046.jpg

一抔紫砂泥,一瓢荆溪水。自此,小城宜兴,便以其千年陶文化,陶醉世人。

DSC_0146.jpg

邓亚亚紫砂艺术工作室就隐藏于小城宜兴丁蜀镇。初进大门,便见院子里一片青葱,花果香味甚浓,小狗四处溜达。也怪不得亚亚不愿搬去城里居住,隐匿于此,有院落,有花果,有狗,有土相伴何乐而不为呢。

image_1_-2.jpg

邓亚亚出生于出生于紫砂陶艺世家,其舅舅高海庚(原宜兴紫砂一厂厂长)是“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最得意的门生,技艺超群。亚亚从小就耳闻目染,受到了浓厚的紫砂文化熏陶,后又跟随舅妈周桂珍大师学习紫砂制作技艺。


作为学徒的日子是很枯燥的。打泥条,围泥条,拍身筒,笓身筒...... 邓亚亚从最基本的技能入手,一点一滴,日复一日地练习。一抔土是基础,一双手是必要条件,而一把好壶还需要一炉熊熊烈火的烧制,因此入了解各种紫砂泥性,了解不同火候对紫砂泥的影响亦是不可或缺的功课。

x.jp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艺上,工具是手的延伸,工具好了,制作才有流畅性和准确性。邓亚亚喜欢借助并亲自打磨一些竹木制作的小工具将紫砂泥拍打揉捏成心中所想造型。巧的是,宜兴被誉为竹的海洋,竹资源丰富,亚亚以竹为器,从容制壶,宜兴的竹,宜兴的土,造就了独特的紫砂壶。



邓亚亚平日里与紫砂为伍,抟泥造壶,手中的紫砂泥像是乖巧的精灵,慢慢蜕化成自己想要的作品。她不喜欢凭借刻意的设计图去创作,而是任自己手心相依塑形制壶,摄神取意。但是,一件作品的创作并不是真正的无中生有率性而为,是有一定的根源的,是经得起多方位多角度的考量的。



映月壶是月色江南的影子,壶身浑圆挺括,恰似一湾清潭,千百年来幽幽静静的待在一处,不动声色。最绝妙处在于壶盖新颖别致的无钮设计,突破了传统造型的束缚,但是却与主题交相辉映,宛若天成。



二〇〇七年,亚亚带女儿去看眼疾,闲暇之余,亚亚带女儿一起去参观东方明珠电视塔。受这拔地而起的建筑启发,一把寓意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明珠壶便被制成了。

aecf5de3hca6d45d83430&690.jpg

天翼壶的灵感来自于《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通过挺拔的壶嘴,来表现神鸟翘立高昂的头颈;通过翩翩的壶身和口颈,来表现“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通过连接口颈和壶身的飞把,来表现“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的神态。至此,栩栩如生的天翼壶便诞生了。

zhaopian 001 fuben.jpg

母爱如水,涓涓潺潺,滋润心田;母爱如茶,让人回味,口齿噙香。玉乳壶以母乳为造型,构思精巧,把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恩熔铸在这精美的紫砂壶里。

Unknown.jpg

雨露莲心壶取形于莲蓬,但又不仅仅是以单独个体的形式来呈现,在描形绘物的基础上,摄神取意,大大拓展了整个作品的意境。微微下凹的壶面,点缀两片圆形泥片,像是一片水面上展开的荷叶,又像是一片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引人入胜,令人惊叹。



一把紫砂壶的抟就,是手与心的灵光乍泄,是泥土与窖火的相互融合,而最富有生命力的是紫砂艺人创作时的那些意念,它们才是真正融化在壶中使壶变得新奇隽永、耐人寻味的精气神。



思无邪,德不孤,养一腔浩然之气,那壶必然璧辉盈盈、丰润动人。这是亚亚的心愿更是所有紫砂人、手艺人应有的风骨。


来这里关注我们

评论登录

关注我们

  • 分享设计 关注设计师品牌与创业

正在预览中

  • 12人已购买

    铸造江南3000㎡铜屋,登上《纽约时报》,在国内外受亿万人瞻仰的“朱府铜艺”...


    • 在木小魔创始人魔总的童年里

      一块木头钉上“洋钉”

      那就是他的珍宝了

      跨越30年岁月

      他和儿子阿玎的童年

      在木头和零件中交叠

      当他们踏上那条充满爱与善意的义卖之路

      命运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



      这是父与子的故事,他们怀着对世界的善意,对创意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将微小的创意放大。那些小机器人,在他们的手中仿佛拥有了生命,给更多人带来快乐与温暖。



      01.

      跨越30年重合的童年

      30年前,魔总10岁,一辈子都在和木头打交道的父亲为他锯了一块木头,打上那时候的“洋钉”,用巧思和巧手创造了一个小小的木头机器人,那就是他童年最宝贵的玩具了。



      30年后,他的儿子阿玎10岁。魔总找来了各种木头块和零件,独特的神情与姿态,巧妙地拼接组合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机器人。



      当阿玎看到这些形态各异的木头机器人时,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的光芒。那一刻,魔总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的童年在此时奇妙地重合了。



      那是2019年夏天,阿玎的学校举办了一场义卖活动,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向贫困山区献出一份爱。



      学校的小市集上,旧书旧玩具、气球手工、自制凉粉等琳琅满目。常和木头打交道的魔总则别出心裁,他和阿玎准备了各种木料和零件,现场制作小机器人,边做边卖。



      没想到这一创意大受欢迎,当天营业额超过了1000元,对于年仅10岁的阿玎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他怀着满满的爱与善,将全部收入捐给了贫困山区,成为了班上最靓的仔。



      小朋友的世界从来都是纯粹的,阿玎直接而热烈地提出:“爸爸,我们可以每天都这样边做边卖吗?”被他的热情所感染,魔总毅然决定开始创业,自此浙江多了一个创意手工体验项目——木小魔。



      直到现在,阿玎在义卖活动上制作的作品仍在家中珍藏,虽然在那时候,可能这个小机器人并不符合主流审美,但回过神来,才发现它孕育着未来。


      阿玎的作品合集


      02.

      子之创意,父之匠心

      木小魔创立初期,魔总满怀热情地投身于木艺创作的道路,积极搜集各式各样的木料和零件,精心创作不同款式的小机器人。



      然而,理想总是美好,现实却往往残酷。市集虽然能带来一定的收入,可作为一个不擅言辞的独立手艺人,他无法每天都抽出时间前往市集摆摊。更何况,市集的生意还受到天气的影响,存在着淡季。



      就在这个时候,阿玎又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爸爸,我们能不能找更多的人一起合作卖货呢?”



      是啊,他茅塞顿开,单个市集的收入上限毕竟有限,但全国那么多城市、那么多市集,如果能够将他们联合起来,积少成多,不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了吗?



      于是,魔总开始了创业模式的更新,主动寻找市集摊主,洽谈合作事宜,提出了寄售、铺货以及利润分成等方案。凭借之前在市集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他成功地让木小魔在本地的多个夜市“上市”。



      “爸爸,我又有个新想法……”面对阿玎的建议,魔总从不将其视作稚童之语,他总是耐心地倾听,认真地思考,并努力将这些想法转化为现实。



      父子的亲密无间,不仅让他们的关系更加融洽,更让木小魔在不断创意中逐渐壮大。



      木小魔的每一款产品,都是阿玎的童年幻想与魔总的精湛手艺之结合。最开始,阿玎依据零件的特性或内心涌动的思绪,为产品赋予名字,点到为止,却足以让客户心领神会。


      设计草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木小魔的设计思路愈发清晰,开始根据既定的名字,挑选特定颜色和形状的木块与零件,再进行艺术加工,让每个小机器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或许有朝一日,木小魔会像那些外国动画里的小火车小动物一样,跨越国界。届时,外国小朋友也能对小机器人们的名字如数家珍,感受着它们带来的欢乐。



      03.

      人生的百万种可能

      “百万种可能”,这是品牌的灵魂slogan,更是对人生无尽憧憬的写照。在木小魔,每一块色彩斑斓的木块、每一个形态各异的零件甚至是其他行业遗弃的废旧零件,都能焕发新生。



      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设计创作属于自己的蒸汽朋克机器人,它不仅能带来欢乐,更能让人们感受到那份源于本心的从容,也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可。



      这句话更是一种深刻的信念和力量: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人生没有既定的模板,没有固定的答案,只有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旅程。



      “人生是单程票”,魔总这么说着。他喜欢做各种不同的人生尝试,高中时期,他的体育主项是1500米,甚至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大学时候学的是日语专业;而研究生阶段,他在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阶段学品质管理。



      除此之外,他的工作经历也是丰富多彩。他是创业导师、客座讲师、高尔夫教练、潜水员,最近又准备考取兽医资格证。他的多样人生,真正践行着百万种可能。



      当然,魔总最感欣慰和快乐的时刻,莫过于陪伴儿子一同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中,与在各类体育运动中挥洒汗水,在游戏中尽情嬉戏。这些珍贵的时光,满满的都是幸福与满足。



      在魔总的人生旅途中,每一步都充满了色彩与温度。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人生的真谛:不是目的地的到达,而是沿途的风景与体验。


      04.

      拧螺丝的艺术

      有人轻描淡写地说,拧几个螺丝而已,这也算设计?确实,这看起来很简单,但重要的是魔总和阿玎愿意去做,更持之以恒地去做了。



      在无数次的尝试与挑选中,他们留下了那些能触动人们内心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他们辛勤努力的结晶,更是他们用心倾听、感悟生活后的珍贵呈现。



      其实,非常多的手艺人或许没有深厚的设计背景,也没有繁复的制作工艺,但发自本心的那份创造性,才让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实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坚持与热爱。



      匠人的创意或许有尽头,但魔总在品牌发展的道路上从未停歇,他与几位画家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了多个系列的IP形象。



      画家们汲取产品灵感,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作品,为魔总带来了新思维,他又以手工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实物产品,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这样的二创过程为品牌带来了持续的成长动力。



      同时,在AI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他也积极尝试利用这一先进技术为创意注入新的活力,从中寻找设计灵感。



      但他深知,不管技术如何进步,能够感动人心的,依然是那些拥有精湛技艺和坚定信念的手艺人,他们的匠心独运与不懈坚持,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因此,木小魔始终恪守手工原创的初心,以匠心精神,致力于将每一件作品都雕琢成充满艺术魅力的精品,将创意与坚持深深融入每一件作品之中。



      魔总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木小魔的设计和制作中来,遵从内心的声音,用自己双手创造生命,

      握紧魔法师的魔杖,将普通的木块和零件,点化为充满魔力与创意的艺术品。



    38人已购买

    他受儿子启发创立木小魔,用爱与美拯救世界

刚被收藏的设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