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

注册

使用您的社交媒体账户登录

第二自然

  • 分享设计精品
  • 关注设计师品牌与创业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他是巴黎最后一位修伞师,每年修复10000把雨伞

0 6244 发表于:2020-07-13

标签: 匠人   传统手艺   匠心   工艺   传承  

近一个月,南方遭遇暴雨袭击,多个城市被淹,灾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不管是疫情还是洪灾都希望能快点过去,生活能尽早回到原来的样子。


0159-ivrxcex2315892.png


今年的梅雨季也因为一轮又一轮的强降雨到现在还没出梅,今年的梅期已经三十多天,超过了去年,成为本世纪最长梅雨期的年份。近一个月恐怕也是用伞最频繁的时期了,狂风暴雨总是突如其来,大家的伞有没有被吹飞或摧残呢?


08730bab6bce4304a23c47a3f799d14b_结果.jpg


伞坏了大家是不是都会扔掉然后买新的,现在街头巷尾似乎已经看不到修伞匠的身影了,但在巴黎有一家已经经营了50多年的修伞店Pep's,非常受欢迎,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前去修伞或者参观。


Paris-Urban-Adventure-passage-de-lancre-copie.jpg


Pep's位于巴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Passage de L'Ancre,这条街道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早期,Pep’s也是巴黎最古老的雨伞修理店之一。Pep这个词本身是法国的一个俚语,意思是雨伞。



像巴黎、伦敦这样的欧洲城市,下雨是经常的事情,雨伞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Pep's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修伞,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Peps_1_Le_Marais_Mood_Bonnes_adresses_dans_le_Marais_à_Paris-Le_Marais_à_Paris-1080x675.jpg


Pep's建筑物外观是典型的巴黎绿色,被茂盛的植物包围着,门上有一把明黄色的伞,还挂着一个牌子,上面是一个拿着雨伞的男人,写着Pep's。



一楼的商店出售色彩丰富、做工精细的雨伞。



通过狭窄的楼梯去到二楼,是只有十几平方米大的修理工作室,有很多坏的雨伞堆在一起,柜子的几十个抽屉装着各种雨伞零配件,木制工作台上也已经伤痕累累。



Pep's目前的店主是Thierry Millet,他在40多岁的时候才接手这家店,十几年来始终坚持着手工修复雨伞。Thierry Millet曾是高端家具店的管理人员,因为公司的调整他失业了,偶然的机会他知道了Pep's,决定买下这家店铺,虽然他没有经验,但他曾在艺术学校接受过工匠培训,又跟着前店主学习了一段时间,他很快掌握了技能,开始独自经营这家雨伞修理店。


LES-MAINS-BALADEUSES-peps-réparateur-de-parapluies-06-1024x424 拷贝.jpg


如今,Thierry Millet是巴黎甚至欧洲最后一个官方的修伞师,平均每天大约有20多把伞从他手中经过,修理时间根据伞的情况不同需要两分钟到两个小时不等,一年要修理1万把左右的雨伞。


DSC00608-1024x681.jpg


Annuaire_La_Poste_Peps_reparateur_parapluie_3-1024x683.jpg


对于为什么坚持修伞,Thierry Millet说到主要是三个原因,第一个是修比新买一把伞便宜,不过也要看具体修复的部位,从简单的换一根骨架,到完全修复一把古董伞,费用可以从几欧元到超过700欧元,但就普通的伞的修复还是比买便宜。第二个他认为雨伞是情感的承载,很多伞和伞主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把伞有什么故事,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修复它们,他想要为损坏的雨伞注入新的生命。第三个是环境问题,在法国,每年有近1500万雨伞被扔掉,没有被回收利用。


FR-mobil-Regenschirm.jpg


现在法国政府已经将Pep's列为EPV(活文化遗产),这项荣誉主要是颁发给坚持传统手工艺的企业,比如爱马仕、香奈儿都曾获此殊荣。



除了修复雨伞,Thierry Millet也会自己制作伞,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一把埃菲尔铁塔形状的伞。


umbrella-man-1-88ae972ab3e4e538dde5c51c7e0cfa79bde3dbac.jpg


Thierry Millet曾说过,雨伞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中国,修理它们是最古老的工作之一,这也是一种艺术,而简单的艺术是需要通过重复上千次来实现的,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雨伞修理工,需要耐心、手巧和善于观察。



和伞主人的交流也让他越来越喜欢修理工作,修理雨伞的过程中最让他感动的就是传承,很多人不愿意扔掉一把别人眼中的破伞,因为只要一打开伞,随之打开的是他人生中的一段很重要的经历和时光,而一把新伞是替代不了的。



Thierry Millet马上就要到退休的年纪了,他的孩子对修理雨伞都没有兴趣,好在有两位来巴黎旅游的美国人对Pep's很有兴趣,并答应在他退休后接手,对于Pep's被外国人接手会不会觉得可惜,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修伞的手艺可以传承下去,至于是哪国人,这并不重要。

来这里关注我们

评论登录

关注我们

  • 分享设计 关注设计师品牌与创业

正在预览中


    • 在木小魔创始人魔总的童年里

      一块木头钉上“洋钉”

      那就是他的珍宝了

      跨越30年岁月

      他和儿子阿玎的童年

      在木头和零件中交叠

      当他们踏上那条充满爱与善意的义卖之路

      命运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



      这是父与子的故事,他们怀着对世界的善意,对创意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将微小的创意放大。那些小机器人,在他们的手中仿佛拥有了生命,给更多人带来快乐与温暖。



      01.

      跨越30年重合的童年

      30年前,魔总10岁,一辈子都在和木头打交道的父亲为他锯了一块木头,打上那时候的“洋钉”,用巧思和巧手创造了一个小小的木头机器人,那就是他童年最宝贵的玩具了。



      30年后,他的儿子阿玎10岁。魔总找来了各种木头块和零件,独特的神情与姿态,巧妙地拼接组合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机器人。



      当阿玎看到这些形态各异的木头机器人时,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的光芒。那一刻,魔总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的童年在此时奇妙地重合了。



      那是2019年夏天,阿玎的学校举办了一场义卖活动,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向贫困山区献出一份爱。



      学校的小市集上,旧书旧玩具、气球手工、自制凉粉等琳琅满目。常和木头打交道的魔总则别出心裁,他和阿玎准备了各种木料和零件,现场制作小机器人,边做边卖。



      没想到这一创意大受欢迎,当天营业额超过了1000元,对于年仅10岁的阿玎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他怀着满满的爱与善,将全部收入捐给了贫困山区,成为了班上最靓的仔。



      小朋友的世界从来都是纯粹的,阿玎直接而热烈地提出:“爸爸,我们可以每天都这样边做边卖吗?”被他的热情所感染,魔总毅然决定开始创业,自此浙江多了一个创意手工体验项目——木小魔。



      直到现在,阿玎在义卖活动上制作的作品仍在家中珍藏,虽然在那时候,可能这个小机器人并不符合主流审美,但回过神来,才发现它孕育着未来。


      阿玎的作品合集


      02.

      子之创意,父之匠心

      木小魔创立初期,魔总满怀热情地投身于木艺创作的道路,积极搜集各式各样的木料和零件,精心创作不同款式的小机器人。



      然而,理想总是美好,现实却往往残酷。市集虽然能带来一定的收入,可作为一个不擅言辞的独立手艺人,他无法每天都抽出时间前往市集摆摊。更何况,市集的生意还受到天气的影响,存在着淡季。



      就在这个时候,阿玎又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爸爸,我们能不能找更多的人一起合作卖货呢?”



      是啊,他茅塞顿开,单个市集的收入上限毕竟有限,但全国那么多城市、那么多市集,如果能够将他们联合起来,积少成多,不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了吗?



      于是,魔总开始了创业模式的更新,主动寻找市集摊主,洽谈合作事宜,提出了寄售、铺货以及利润分成等方案。凭借之前在市集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他成功地让木小魔在本地的多个夜市“上市”。



      “爸爸,我又有个新想法……”面对阿玎的建议,魔总从不将其视作稚童之语,他总是耐心地倾听,认真地思考,并努力将这些想法转化为现实。



      父子的亲密无间,不仅让他们的关系更加融洽,更让木小魔在不断创意中逐渐壮大。



      木小魔的每一款产品,都是阿玎的童年幻想与魔总的精湛手艺之结合。最开始,阿玎依据零件的特性或内心涌动的思绪,为产品赋予名字,点到为止,却足以让客户心领神会。


      设计草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木小魔的设计思路愈发清晰,开始根据既定的名字,挑选特定颜色和形状的木块与零件,再进行艺术加工,让每个小机器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或许有朝一日,木小魔会像那些外国动画里的小火车小动物一样,跨越国界。届时,外国小朋友也能对小机器人们的名字如数家珍,感受着它们带来的欢乐。



      03.

      人生的百万种可能

      “百万种可能”,这是品牌的灵魂slogan,更是对人生无尽憧憬的写照。在木小魔,每一块色彩斑斓的木块、每一个形态各异的零件甚至是其他行业遗弃的废旧零件,都能焕发新生。



      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设计创作属于自己的蒸汽朋克机器人,它不仅能带来欢乐,更能让人们感受到那份源于本心的从容,也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可。



      这句话更是一种深刻的信念和力量: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人生没有既定的模板,没有固定的答案,只有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旅程。



      “人生是单程票”,魔总这么说着。他喜欢做各种不同的人生尝试,高中时期,他的体育主项是1500米,甚至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大学时候学的是日语专业;而研究生阶段,他在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阶段学品质管理。



      除此之外,他的工作经历也是丰富多彩。他是创业导师、客座讲师、高尔夫教练、潜水员,最近又准备考取兽医资格证。他的多样人生,真正践行着百万种可能。



      当然,魔总最感欣慰和快乐的时刻,莫过于陪伴儿子一同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中,与在各类体育运动中挥洒汗水,在游戏中尽情嬉戏。这些珍贵的时光,满满的都是幸福与满足。



      在魔总的人生旅途中,每一步都充满了色彩与温度。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人生的真谛:不是目的地的到达,而是沿途的风景与体验。


      04.

      拧螺丝的艺术

      有人轻描淡写地说,拧几个螺丝而已,这也算设计?确实,这看起来很简单,但重要的是魔总和阿玎愿意去做,更持之以恒地去做了。



      在无数次的尝试与挑选中,他们留下了那些能触动人们内心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他们辛勤努力的结晶,更是他们用心倾听、感悟生活后的珍贵呈现。



      其实,非常多的手艺人或许没有深厚的设计背景,也没有繁复的制作工艺,但发自本心的那份创造性,才让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实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坚持与热爱。



      匠人的创意或许有尽头,但魔总在品牌发展的道路上从未停歇,他与几位画家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了多个系列的IP形象。



      画家们汲取产品灵感,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作品,为魔总带来了新思维,他又以手工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实物产品,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这样的二创过程为品牌带来了持续的成长动力。



      同时,在AI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他也积极尝试利用这一先进技术为创意注入新的活力,从中寻找设计灵感。



      但他深知,不管技术如何进步,能够感动人心的,依然是那些拥有精湛技艺和坚定信念的手艺人,他们的匠心独运与不懈坚持,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因此,木小魔始终恪守手工原创的初心,以匠心精神,致力于将每一件作品都雕琢成充满艺术魅力的精品,将创意与坚持深深融入每一件作品之中。



      魔总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木小魔的设计和制作中来,遵从内心的声音,用自己双手创造生命,

      握紧魔法师的魔杖,将普通的木块和零件,点化为充满魔力与创意的艺术品。



    33人已购买

    他受儿子启发创立木小魔,用爱与美拯救世界

  • 35人已购买

    这位曾在GMXY设计女装的“大叔”,最终找到了这份挚爱

刚被收藏的设计品